鸣鞘
基本解释
词条:『鸣鞘』
拼音:míng qiào
注音:ㄇ一ㄥˊ ㄑ一ㄠˋㄕㄠ
解释: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古代诗词
魏晋.曹植.诗:「长铗鸣鞘中。」
宋代.曹组.鹧鸪天:「云韶杳杳鸣鞘肃,芝盖亭亭障扇开。」
宋代.丁仙现.绛都春:「渐隐隐、鸣鞘声杳。」
唐代.李白.行行游且猎篇:「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唐代.钱起.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莫言来往朝天远,看取鸣鞘入断云。」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鞘qiào(ㄑ一ㄠˋ)
1、装刀、剑的套子:刀鞘。剑鞘。
其他字义
鞘shāo(ㄕㄠ)
1、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鞭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