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笳
基本解释
词条:『鸣笳』
拼音:míng jiā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ㄚ
解释:
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宋代.蔡伸.苏武慢:「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
宋代.陈造.鹧鸪天:「催掺鼓,趁鸣笳。」
唐代.法轮.观大驾出叙事寄怀(见《文苑英华》):「鸣笳犹度阙,清跸尚喧宫。」
清代.顾炎武.秋山:「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笳jiā(ㄐ一ㄚ)
1、〔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