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裘
基本解释
词条:『貉裘』
拼音:hé qiú
注音:ㄏㄜˊㄏㄠˊㄇㄛˋ ㄑ一ㄡˊ
解释:貉皮制成的衣服。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园中赏梅:「未爱繁枝压纱帽,最怜乱点糁貉裘。」
明代.李梦阳.云中曲(二首):「黑帽健儿黄貉裘,匹马追胡紫塞头。」
宋代.孙觌.次韵王子钦春望二首 其一:「便解貉裘沽一醉,忍看红糁缀寒条。」
元代.李孝光.送菜藏主:「貉裘已弊秋风起,我正思归种石田。」
清代.郑用锡.咏疟,为苏昆山上舍作:「当其寒生时,如坠冰山壑;遍体皆严威,战兢及手脚;衣以狐貉裘,犹等绤絺薄。」
基本字义
貉hé(ㄏㄜˊ)
1、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貉。
其他字义
貉háo(ㄏㄠˊ)
1、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其他字义
貉mò(ㄇㄛˋ)
1、古同“貊”。
基本字义
裘qiú(ㄑ一ㄡˊ)
1、皮衣:狐裘。集腋成裘。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