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舌
基本解释
词条:『两舌』
拼音:liǎng shé
注音:ㄌ一ㄤˇ ㄕㄜˊ
解释:
1.言语反复,前后不一。
2.毁誉,两种评价不一。
3.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古代诗词
宋代.释子淳.禅人写师真求赞:「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宋代.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无两舌头,有双箭锋。」
宋代.释印肃.普庵家宝:「若不两舌,无事闲歇。」
宋代.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从咬齧,愿尔回光返照时,始信虚空无两舌。」
宋代.吴处厚.八咏警戒 其一:「三缄事可见,两舌业当知。」
基本字义
两(兩)liǎng(ㄌ一ㄤˇ)
1、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2、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基本字义
舌shé(ㄕㄜˊ)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4、铃或释中的锤。
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