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骹
基本解释
词条:『鸣骹』
拼音:míng qiāo
注音:ㄇ一ㄥˊ ㄑ一ㄠㄒ一ㄠ
解释:射箭。骹,同"髇",响箭。
古代诗词
唐代.元稹.江边四十韵:「隐锥雷震蛰,破竹箭鸣骹。」
明代.杨慎.春郊观射戴玉案叶雨湖钱宪副刘民部同赋:「白羽昼摇月,鸣骹风递音。」
明代.杨慎.射亭:「飞雨花前疾,鸣骹风外闻。」
清代.丘逢甲.山村:「跃马鸣骹豪气在,布衣耕钓自山村。」
清代.吕碧城.多丽 大风雪中渡英海峡:「怒飓鸣骹,急帆驰箭,骞槎无恙渡银河。」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骹qiāo(ㄑ一ㄠ)
1、胫骨近脚处较细的部分,亦指脚:“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2、轴状物体较细的部分:“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骹围。”
其他字义
骹xiāo(ㄒ一ㄠ)
1、古同“髇”,响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