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绥
基本解释
词条:『狐绥』
拼音:hú suí
注音:ㄏㄨˊ ㄙㄨㄟˊ
解释:《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朱熹集传:"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后因以"狐绥"喻妇女淫乱。
古代诗词
先秦.诗经.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先秦.诗经.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明代.沈一贯.老鹞行:「有狐绥绥窟其顶,据危布巧张魔军。」
明代.史鉴.狐绥绥:「狐绥绥,鬼为侣。」
明代.李梦阳.卫女操:「有狐绥绥兮,在彼河梁。」
基本字义
狐hú(ㄏㄨˊ)
1、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2、姓。
基本字义
绥(綏)suí(ㄙㄨㄟˊ)
1、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2、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3、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4、古代的旌旗和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