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饷
基本解释
词条:『练饷』
拼音:liàn xiǎng
注音:ㄌ一ㄢˋ ㄒ一ㄤˇ
解释:
1.明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崇祯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见《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练兵的军需费用。
古代诗词
清代.严遂成.题耕岩草堂图为沈樗崖山人:「剿饷练饷名无实,六隅四正空豢贼。」
清代.陈元鼎.岁暮杂感 其四:「练饷人皆罄积储,算缗利早尽舟车。」
基本字义
练(練)liàn(ㄌ一ㄢˋ)
1、白绢:素练。江平如练。
2、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练漂(“漂”,漂白)。
3、反复学习,多次操作:练习。练笔。练操。训练。练功。
4、经验多,精熟:老练。熟练。干(gàn)练。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5、姓。
基本字义
饷(餉)xiǎng(ㄒ一ㄤˇ)
1、同“飨”。
2、旧时指军警的薪给(jǐ):关饷。粮饷。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