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丘
基本解释
词条:『狐丘』
拼音:hú qiū
注音:ㄏㄨˊ ㄑ一ㄡ
解释:
1.狐穴居之小山。
2.喻故土。
3.古邑名。
古代诗词
宋代.徐钧.廉颇:「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
宋代.刘过.谒江华曾百里:「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相如驷马车。」
宋代.李曾伯.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宋代.何梦桂.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身世幅巾归趼室,岁时孟饭洒狐丘。」
宋代.何梦桂.赠地理从玉峰:「四世五公身后事,前冈已分首狐丘。」
基本字义
狐hú(ㄏㄨˊ)
1、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2、姓。
基本字义
丘qiū(ㄑ一ㄡ)
1、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2、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
3、坟墓:丘墓(大墓)。丘垄。
4、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5、众人聚居的地方:丘民(乡民,邑民)。
6、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