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螀
基本解释
词条:『鸣螀』
拼音:míng jiāng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ㄤ
解释:鸣叫的寒蝉。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舟出:「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宋代.释道璨.超师房:「岩桂花开满院香,青莎叶底有鸣螀。」
明代.张仲举.寄题玉山诗一百韵:「南辕恰啼鴂,北路复鸣螀。」
宋代.王镃.暑夕三首:「草蚊声歇树鸣螀,碧汉无人夜气凉。」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螀(螿)jiāng(ㄐ一ㄤ)
1、〔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2、(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