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笏
基本解释
词条:『敛笏』
拼音:liǎn hù
注音:ㄌ一ㄢˇ ㄏㄨˋ
解释:犹敛版。
古代诗词
唐代.韩翃.送寿州陈录事:「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
唐代.李端.送从叔赴洪州:「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唐代.李端.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宋代.曾巩.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基本字义
敛(斂)liǎn(ㄌ一ㄢˇ)
1、收拢,聚集: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
2、征收:横征暴敛。
3、收束,约束:敛迹。敛手(a.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b.拱手,表示恭敬)。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敛抑。敛步。
基本字义
笏hù(ㄏㄨˋ)
1、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