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苏
基本解释
词条:『两苏』
拼音:liǎng sū
注音:ㄌ一ㄤˇ ㄙㄨㄙㄨˋ
解释: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辙兄弟的合称。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
宋代.黄庭坚.题君子泉:「两苏翰墨相为重,未刻他山世已传。」
宋代.陆游.与高安刘丞游大愚观壁间两苏先生诗:「怀哉两苏公,去日不可数。」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
宋代.苏轼.定风波:「曹刘今对两苏张。」
基本字义
两(兩)liǎng(ㄌ一ㄤˇ)
1、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2、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基本字义
苏(囌)sū(ㄙㄨ)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其他字义
苏sù(ㄙㄨˋ)
1、朝向:“苏刃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