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鵙
基本解释
词条:『鸣鵙』
拼音:míng jú
注音:ㄇ一ㄥˊ ㄐㄨˊ
解释:
1.伯劳鸣叫。谓天将寒。
2.鸣叫的伯劳。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先秦.诗经.七月:「七月鸣鵙[4],八月载绩。」
宋代.陈文蔚.穷冬积雪闵织妨妇:「蚕毕起功绩,关心听鸣鵙。」
宋代.马廷鸾.次费洁堂韵:「九陌扬尘京路暗,一声鸣鵙楚魂招。」
明代.李梦阳.浮汉:「已近鸣鵙月,长看龙雾生。」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鵙jú(ㄐㄨˊ)
1、伯劳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