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兀
基本解释
词条:『飘兀』
拼音:piāo wù
注音:ㄆ一ㄠ ㄨˋ
解释:飘荡;摆动。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好事近:「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宋代.欧阳修.沧浪亭:「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宋代.苏辙.答王定国问疾:「归舟正飘兀,斋舍念清净。」
宋代.苏籀.后数朝复依前韵二首:「预虞飘兀筏能驾,取次耕犁手欲删。」
宋代.苏籀.漫述二首:「飘兀篮舆绝畦畛,莽苍更访隐湛沦。」
基本字义
飘(飄)piāo(ㄆ一ㄠ)
1、随风飞动:飘扬。飘摆。飘散(sàn)。飘洒。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溢(飘荡洋溢)。飘拂。飘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飘荡。飘泊(同“漂泊”)。飘渺(同“漂渺”)。飘摇。飘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飘飘然。
基本字义
兀wù(ㄨˋ)
1、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2、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3、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