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骨
基本解释
词条:『皮骨』
拼音:pí gǔ
注音:ㄆ一ˊ ㄍㄨˇㄍㄨ
解释: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2.泛指身体。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永夜更申吟,空床但皮骨。」
清代.谭嗣同.题残雷琴铭:「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
宋代.文天祥.三拍:「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关山月。」
宋代.文天祥.赠拆字嗅衣相士:「水水坎离紫阳怪,滑波皮骨长坡骇。」
基本字义
皮pí(ㄆ一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7、不老实,淘气:顽皮。
8、指橡胶:胶皮。皮球。
9、姓。
基本字义
骨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