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基本解释
词条:『南史』
拼音:nán shǐ
注音:ㄋㄢˊㄋㄚ ㄕˇ
解释:
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2.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
古代诗词
唐代.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宋代.黄庭坚.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董狐南史一笔无,误掌杀青司记录。」
唐代.黄滔.贺清源仆射新命:「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
隋代.江总.摄官梁小庙诗:「南史曰。」
元代.李道纯.水调歌头 显性理 清庵莹子语录卷六案李道纯:「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词,南史宋帝时点绛唇唐多令词,皆道纯伪托。」
基本字义
南nán(ㄋㄢˊ)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姓。
其他字义
南nā(ㄋㄚ)
1、〔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基本字义
史shǐ(ㄕˇ)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3、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