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泽
基本解释
词条:『袍泽』
拼音:páo zé
注音:ㄆㄠˊ ㄗㄜˊ
解释:
1.亦作"袍襗"。
2.战袍和衬衣。泽,通"襗"。《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郑玄笺:"襗,亵衣,近污垢。"孔颖达疏:"襗是袍类,故《论语》注云:'亵衣,袍襗也。'"后遂称军队中同事为"袍泽"。
古代诗词
清代.张之洞.彭刚直公挽诗:「袍泽入魂梦,孤愤结磊磈。」
近现代.金天羽.狮须裘:「袍泽固勇烈,亦有反侧臣。」
明代.申佳允.怀归 其二十八:「故老存袍泽,乡风是织蚕。」
近现代.连横.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六十七 申包胥:「秦庭七日哭,袍泽与君同。」
近现代.王彦行.回福州夜过鹰潭,车行万山中寒不可支,邻座军人分氅衣覆予两膝:「与同袍泽真逾分,肝胆思酬壮士难。」
基本字义
袍páo(ㄆㄠˊ)
1、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2、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基本字义
泽(澤)zé(ㄗㄜˊ)
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
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
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洗濯。
5、汗衣,内衣。
其他字义
泽(澤)shì(ㄕˋ)
1、古同“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