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叹
基本解释
词条:『牛山叹』
拼音:niú shān tàn
注音:ㄋ一ㄡˊ ㄕㄢ ㄊㄢˋ
解释:《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叹"﹑"牛山泪"﹑"牛山悲"﹑"牛山下涕"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古代诗词
魏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
魏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
基本字义
牛niú(ㄋ一ㄡˊ)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基本字义
山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基本字义
叹(嘆)tàn(ㄊㄢˋ)
1、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
2、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吟咏:咏叹。一唱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