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
基本解释
词条:『披云』
拼音:pī yún
注音:ㄆ一 ㄩㄣˊ
解释:
1.拨开云层。
2.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
3.冲霄。亦以喻得志。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酬南洛阳早春见赠:「]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
唐代.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
唐代.辨才.设缸面酒:「披云同落寞,步月共裴回。」
宋代.陈与义.晓发叶城:「左送廉纤月,右揖离披云。」
金朝.蔡松年.菩萨蛮 携酒过分定张子华:「披云拨雪鹅儿酒。」
基本字义
披pī(ㄆ一)
1、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2、穿戴:披挂。披甲。
3、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4、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基本字义
云(雲)yún(ㄩㄣˊ)
1、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