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食
基本解释
词条:『南食』
拼音:nán shí
注音:ㄋㄢˊ ㄕˊ
解释:用南方烹饪方法做成的饭菜。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汉南食麦如食玉,湖南驱人如驱羊。」
宋代.袁说友.乡人徐辩道见过自云有升平遗自云有升平遗策:「北书应有犬,南食尚无鱼。」
宋代.杨万里.又和闻蛙:「北人餐未惯,南食限犹生。」
宋代.苏颂.虏中纪事:「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宋代.方岳.黄粹饷鲎一徐尉饷蝤蛑十同时至:「不知南食诗何似,待问昌黎老子看。」
基本字义
南nán(ㄋㄢˊ)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姓。
其他字义
南nā(ㄋㄚ)
1、〔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基本字义
食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