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皮笠

基本解释

词条:『皮笠』

拼音:pí lì

注音:ㄆ一ˊ ㄌ一ˋ

解释: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古代诗词

唐代.高适.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明代.林鸿.镡上送僧归衡山:「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明代.林鸿.镡上送僧归衡山:「杨柳瓶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明代.祝允明.途中:「斜渡羊车山顶路,半欹皮笠雨中人。」
明代.黄衷.送白斋归隐:「腰章不称笋皮笠,误领当时一鹤来。」

基本字义

pí(ㄆ一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7、不老实,淘气:顽皮。

8、指橡胶:胶皮。皮球。

9、姓。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1、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ǒu)笠。竹笠。草笠。

2、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拔了萝卜地皮宽 白磨嘴皮 败鼓之皮 豹死留皮 剥皮抽筋 肤皮潦草 刮地皮 狗皮膏药

更多汉语词典: 狉狉 年茶 披诚 逆气 批覆 浓重 年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