罴虎
基本解释
词条:『罴虎』
拼音:pí hǔ
注音:ㄆ一ˊ ㄏㄨˇ
解释:喻勇士。
古代诗词
宋代.徐照.畏虎:「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
明代.张居正.恭题文皇四骏图四首(录二首):「文皇将士尽罴虎,复有龙驹助神武。」
宋代.苏籀.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气含湖海姿,名挂罴虎林。」
明代.王跂.读文信公集二首:「罴虎从风奔羽檄,蛟螭挟水逐牙旗。」
明代.屠应埈.送林佥宪汝雨兵备颍州:「此中骑士俱罴虎,故人有文兼有武。」
基本字义
罴(羆)pí(ㄆ一ˊ)
1、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基本字义
虎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