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笛
基本解释
词条:『牛笛』
拼音:niú dí
注音:ㄋ一ㄡˊ ㄉ一ˊ
解释:牧牛人吹的笛子。亦指这种笛子吹奏的声音。
古代诗词
唐代.杜荀鹤.题汪明府山居:「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云间。」
宋代.陆游.独游:「断续呼牛笛,横斜放鸭舟。」
宋代.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黯牛笛、参差归路。」
唐代.廖匡图.赠泉陵上人:「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五代.韦庄.村笛:「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基本字义
牛niú(ㄋ一ㄡˊ)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基本字义
笛dí(ㄉ一ˊ)
1、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笛子。长笛。短笛。笛膜。
2、响声尖锐的发音器:汽笛。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