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山
基本解释
词条:『披山』
拼音:pī shān
注音:ㄆ一 ㄕㄢ
解释:开山。
古代诗词
唐代.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唐代.卢纶.出山逢耿湋:「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唐代.马戴.霁后寄白阁僧:「久披山衲坏,孤坐石床寒。」
宋代.王安石.同长安君锺山望:「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
唐代.张南史.竹:「披山,连谷。」
基本字义
披pī(ㄆ一)
1、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2、穿戴:披挂。披甲。
3、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4、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基本字义
山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