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笠
基本解释
词条:『瓢笠』
拼音:piáo lì
注音:ㄆ一ㄠˊ ㄌ一ˋ
解释:
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
2.借指行踪。
古代诗词
元代.虞集.苏武慢 鸣鹤馀:「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
清代.钱秉镫.遇曾庭闻芜阴市上:「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宋代.白玉蟾.赠坦菴告别:「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明代.吴兆.题王野城南居:「瓢笠高悬壁,交游久绝踪。」
明代.唵囕香公.东山夜坐:「明日又携瓢笠去,百城烟水扣谁门。」
基本字义
瓢piáo(ㄆ一ㄠˊ)
1、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瓢泼大雨。
2、形状像瓢的:瓢虫。瓢儿菜。
基本字义
笠lì(ㄌ一ˋ)
1、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ǒu)笠。竹笠。草笠。
2、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