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切
基本解释
词条:『讥切』
拼音:jī qiē
注音:ㄐ一 ㄑ一ㄝㄑ一ㄝˋ
解释:劝谏。
古代诗词
宋代.晁公溯.石季野县丞见示喜雨诗次韵为谢:「是邦喜讥切,相语闻俦侣。」
宋代.张耒.读守道诗:「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清代.周岸登.绿头鸭 泛舟玄武湖,用晁次膺韵:「漫讥切、风流天子,平地步生莲。」
清代.奭良.满江红 其四:「甚富平、满口说中兴,偏讥切。」
宋代.蒋之奇.寄题梅坛:「乌乎此语诚甚危,讥切权强何慷慨。」
基本字义
讥(譏)jī(ㄐ一)
1、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2、查问,察问。
3、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án)(指责,抨击)。
4、规劝。
基本字义
切qiē(ㄑ一ㄝ)
1、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其他字义
切qiè(ㄑ一ㄝˋ)
1、密合,贴近:切当(dàng)。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紧急:急切。迫切。
3、实在:切忌。恳切。
4、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