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
基本解释
词条:『笳鼓』
拼音:jiā gǔ
注音:ㄐ一ㄚ ㄍㄨˇ
解释: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
古代诗词
元代.白朴.木:「西风数声笳鼓,怅匡庐、山下送征鞍。」
元代.白朴.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题阙:「笳鼓秋风,旌旗落日,使君威震雄边。」
南北朝.曹景宗.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金朝.蔡松年.水龙:「听前驱一夜,鸣珂碎月,催笳鼓、作清壮。」
宋代.陈师道.虞美人:「使君笳鼓渡江来。」
基本字义
笳jiā(ㄐ一ㄚ)
1、〔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基本字义
鼓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