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声
基本解释
词条:『笳声』
拼音:jiā shēng
注音:ㄐ一ㄚ ㄕㄥ
解释: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指边地之声。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胡:「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魏晋.曹植.圣皇篇:「鼓吹箫笳声。」
隋代.陈子良.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珂影傍明月,笳声动落梅。」
隋代.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宋代.蔡伸.苏武慢:「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
基本字义
笳jiā(ㄐ一ㄚ)
1、〔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