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
基本解释
词条:『鹿子』
拼音:lù zǐ
注音:ㄌㄨˋ ㄗˇ
解释: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
古代诗词
宋代.舒岳祥.忆筇竹杖词:「虎豹远遁兮魑魅不逢,走及狙公兮追及鹿子。」
清代.洪亮吉.鹿子开:「食始欢,杀鹿子。」
清代.屈大均.怨三三 鹿葱:「休教鹿子来衔。」
明代.欧大任.乌栖曲 其二:「大艑长樯铁鹿子,布帆直过梅根渚。」
明代.汤珍.登城:「壑听松涛涌,林窥鹿子行。」
基本字义
鹿lù(ㄌㄨˋ)
1、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4、姓。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