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惠文冠

基本解释

词条:『惠文冠』

拼音:huì wén guān

注音:ㄏㄨㄟˋ ㄨㄣˊ ㄍㄨㄢㄍㄨㄢˋ

解释:冠名。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汉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珰"﹑"貂蝉"。

古代诗词

宋代.毛滂.八节长欢:「才高鹦鹉赋,风懔惠文冠。」
唐代.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唐代.韦应物.寄别李儋:「首戴惠文冠,心有决胜筹。」
明代.多炡.送高汝谦廉访之蜀:「褰帷谕父老,争睹惠文冠。」
宋代.黄公度.黄宪生朝三首:「三持使者节,一着惠文冠。」

基本字义

huì(ㄏㄨㄟˋ)

1、恩,好处:恩惠。惠泽。惠和。惠爱。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实惠。施惠于人。

2、给人财物或好处:惠政。互惠互利。惠及远人。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3、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赠。惠临。惠顾。惠存。惠允。

4、古同“慧”,聪明。

5、姓。

基本字义

wén(ㄨㄣˊ)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文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13、掩饰:文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15、姓。

基本字义

guān(ㄍㄨㄢ)

1、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其他字义

guàn(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背惠食言 不夷不惠 不费之惠 二惠竞爽 甘棠之惠 匪夷匪惠 敌惠敌怨 齿牙馀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