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
基本解释
词条:『芦沟桥』
拼音:lú gōu qiáo
注音:ㄌㄨˊ ㄍㄡ ㄑ一ㄠˊ
解释:在北京广安门西,跨永定河上。建于金,清初重建。全桥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旁石栏上共精刻石狮子485个,千姿百态,生动雄伟。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古代诗词
宋代.连妙淑.望江南/忆江南:「渐近芦沟桥畔路,野墙荒驿夕阳明。」
明代.徐祯卿.送士选侍御:「芦沟桥下东流水,故人一樽情未已。」
元代.刘致.燕中怀古:「谁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元代.张翥.前出军五首 其二:「朝上芦沟桥,夕次泃河曲。」
清代.陈恭尹.中秋夜月甚佳与王础尘对酌纪事:「莫道东京好图谶,断碑犹记芦沟桥。」
基本字义
芦lú(ㄌㄨˊ)
1、〔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2、姓。
基本字义
沟(溝)gōu(ㄍㄡ)
1、流水道:水沟。山沟。沟渠。[沟通]使两方通达:沟文化。
2、像沟的东西:车沟。瓦沟。交通沟。
基本字义
桥(橋)qiáo(ㄑ一ㄠ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