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
基本解释
词条:『普陀』
拼音:pǔ tuó
注音:ㄆㄨˇ ㄊㄨㄛˊ
解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补陀落迦(Potalaka)的省音译。在今浙江省普陀县,属舟山群岛。古称梅岑山,传说汉方士梅福在此炼丹。五代后梁时,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善才参访观音菩萨的补陀落迦山。
精选例句
1、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2、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
3、普陀洛迦即是现在所称的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显化圣迹的道场,自唐朝迄今几百年来,屡有显化灵异。
4、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5、普陀,这片佛教圣地每年香火鼎盛,诵经声余音绕梁,而且风景绝佳,的确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知命弟观音赞:「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细端相、普陀烟里,金身珠络。」
清代.乾隆.普陀宗乘庙落成拈香得句:「递肖何妨屡普陀,金刚四句括无多。」
两汉.无名氏.洞仙歌:「普陀见真相,淑德温柔,更比嫦娥又何异。」
宋代.辛弃疾.玉楼春:「普陀大士神通妙。」
基本字义
普pǔ(ㄆㄨˇ)
1、全,广,遍:普遍。普通。普查。普照。普天同庆。
基本字义
陀tuó(ㄊㄨㄛˊ)
1、〔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2、山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