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
基本解释
词条:『偈子』
拼音:jì zǐ
注音:ㄐ一ˋㄐ一ㄝˊ ㄗˇ
解释:即偈颂。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宋代.赵必象.怀梅水村十绝用张小山韵:「梅花集里识真梅,曾读梅花偈子来。」
元代.张翥.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其三:「我诗犹偈子,一问北山禅。」
明代.袁宏道.和东坡聚星堂韵:「杨岐偈子再三题,庞老机锋时一瞥。」
明代.文徵明.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八 游资庆寺:「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基本字义
偈jì(ㄐ一ˋ)
1、〔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简作“偈”。
其他字义
偈jié(ㄐ一ㄝˊ)
1、勇武。
2、跑得快:偈偈(a.急驰的样子;b.用力的样子)。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