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坛
基本解释
词条:『鸡坛』
拼音:jī tán
注音:ㄐ一 ㄊㄢˊ
解释:《说郛》卷六十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后遂以"鸡坛"为交友拜盟之典。
古代诗词
唐代.刘祎之.九成宫秋初应诏:「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
明代.陈铎.用韵寄张文昭:「旧盟疏阔冷鸡坛,风雨清尊负四难。」
元代.王逢.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麟阁将来绘,鸡坛宿昔盟。」
清代.毛奇龄.满庭芳 其三 寿诸耿衣五十:「当日事,鸡坛会鼓,鹤市吹篪。」
明代.李东阳.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勿厌箴规言,鸡坛有明祀。」
基本字义
鸡(鷄)jī(ㄐ一)
1、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基本字义
坛(壇、罎)tán(ㄊㄢˊ)
1、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
2、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
3、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
4、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
5、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