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祭牲

基本解释

词条:『祭牲』

拼音:jì shēng

注音:ㄐ一ˋㄓㄞˋ ㄕㄥ

解释:指古代祭祀时用牲畜(奴隶社会甚至用活人)作祭品。

古代诗词

宋代.连庠.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荆人被化思不已,立祠山椒共祭牲。」
宋代.宋祁.肃简鲁公挽词四首:「震邸陪翔凤,天坛侍祭牲。」
宋代.苏舜钦.和马承之古庙:「尚应名竹素,不复祭牲豭。」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1、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其他字义

zhài(ㄓㄞˋ)

1、姓。

基本字义

shēng(ㄕㄥ)

1、家畜:牲口。牲灵。牲畜。

2、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献牲。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三牲五鼎 自我牺牲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