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矫诬

基本解释

词条:『矫诬』

拼音:jiǎo wū

注音:ㄐ一ㄠˇㄐ一ㄠˊ ㄨ

解释:
1.谓假借名义以行诬罔;虚妄。
2.假托君命,诬陷无辜。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日出入行:「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宋代.王阮.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宋代.释文珦.天道虽远行:「祝史陈言,曾非矫诬。」
宋代.刘克庄.和实之读邸报四首:「矫诬天亦怒,驱逐国为空。」
元代.虞集.万户张公庙堂诗:「与其矫诬,死彼狂手。」

基本字义

矫(矯)jiǎo(ㄐ一ㄠˇ)

1、纠正,把弯曲的弄直:矫正。矫形。矫治。矫世(矫正世俗)。矫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矫枉过正。

2、假托: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3、强壮,勇武:矫健。矫捷。矫矫(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4、姓。

其他字义

矫(矯)jiáo(ㄐ一ㄠˊ)

1、〔矫情〕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这个人太矫矫”,(“情”读轻声)。

基本字义

诬(誣)wū(ㄨ)

1、人没有做坏事,硬说他做了坏事;把没有的事说成有:诬蔑。诬赖。诬陷。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龙骧凤矫 矫世厉俗 矫时慢物 矫国更俗 矫揉造作 矫枉过中 矫枉过直 矫邪归正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
电脑版 - 手机版 - 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