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闾
基本解释
词条:『旌闾』
拼音:jīng lǘ
注音:ㄐ一ㄥ ㄌㄩˊ
解释: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
古代诗词
宋代.吕文仲.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簪裾几世住南昌,讲学旌闾曄日光。」
宋代.钱可则.招贤里:「学行文章彻九重,故旌闾里振颓风。」
明代.释今无.林太君节烈诗:「举案人何往,旌闾事更尊。」
清代.缪徵甲.方正学祠二首 其二:「景隆误国千秋臭,正学旌闾十族香。」
基本字义
旌jīng(ㄐ一ㄥ)
1、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2、表扬:旌表。
基本字义
闾(閭)lǘ(ㄌㄩˊ)
1、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2、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倚闾而望。闾里。闾巷。闾左(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
3、汇聚:尾闾(水闾汇聚之处,泄水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