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焦烂

基本解释

词条:『焦烂』

拼音:jiāo làn

注音:ㄐ一ㄠ ㄌㄢˋ

解释:
1.烧焦而糜烂。
2.形容残破。
3.崩溃灭亡。
4.犹言焦头烂额。喻处境窘迫﹑狼狈。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答《四皓庙》:「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唐代.马异.贞元旱岁:「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元代.马钰.满庭芳 自咏:「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
宋代.魏了翁.水调歌头:「牛酒享宾客,焦烂列前荣。」
宋代.释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心肝肉焦烂,一万二千岁。」

基本字义

jiāo(ㄐ一ㄠ)

1、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焦土。焦头烂额。

2、烦躁,着急: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

3、酥,脆:焦脆。焦枣。

4、喻干燥到极点: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5、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焦炭。焦煤。焦炼。

6、姓。

基本字义

烂(爛)làn(ㄌㄢˋ)

1、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2、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3、东西腐坏:腐烂。

4、灼伤:焦头烂额。

5、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6、破碎:破烂。烂纸。

7、头绪杂乱:烂摊子。

8、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鬼烂神焦 管秃唇焦 雕虎焦原 唇焦口燥 唇焦舌敝 黄天焦日 劳身焦思 劳心焦思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