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铜
基本解释
词条:『燋铜』
拼音:jiāo tóng
注音:ㄐ一ㄠㄑ一ㄠˊㄐㄩㄝˊㄓㄨㄛˊ ㄊㄨㄥˊ
解释:含燋毒之铜。
古代诗词
清代.屈大均.狸子谣 其二:「勾粤之劲干,燋铜为锋镝。」
宋代.薛季宣.宿大城寺与寺僧行鄀子故城于壁垒间得铜矢镞土中螺壳往往不坏僧言初作此寺发殿基下有古砖渠宫城中得铜矛矢镞百数南城中土窖积灰埋鹅首骨犹具自瓮城北望有鄀王墓僧云其傍墟冢甚多王墓常有巫者发之未开被蜂毒死巫家于怀袖间得蜂乃黄金所化:「哨矢燋铜伤我意,古来争战几曾休。」
基本字义
燋jiāo(ㄐ一ㄠ)
1、引火用的柴。
2、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3、着急:“上下燋心。”
其他字义
燋qiáo(ㄑ一ㄠˊ)
1、古通“憔”,憔悴:“其色燋然。”
其他字义
燋jué(ㄐㄩㄝˊ)
1、古同“爝”,火炬。
其他字义
燋zhuó(ㄓㄨㄛˊ)
1、古同“灼”,火烧。
基本字义
铜(銅)tóng(ㄊㄨㄥˊ)
1、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