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女
基本解释
词条:『鲛女』
拼音:jiāo nǚ
注音:ㄐ一ㄠ ㄋㄩˇㄖㄨˇ
解释:指鲛人。
古代诗词
元代.杨维桢.桂水五千里四首:「象王新贡入,鲛女送珠来。」
明代.杨慎.春兴(六首):「湘灵鼓瑟清泠外,鲛女鸣机缥渺间。」
宋代.宋无.妾薄命:「云母屏,琢春冰,鲛女织绡蝉翼轻。」
元代.王逢.合肥束遂庵学正画君山酹月图长歌奉谢:「广寒白兔下相杵,贝阙鲛女趋鸣梭。」
明代.王直.西湖:「曲岛下通鲛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
基本字义
鲛(鮫)jiāo(ㄐ一ㄠ)
1、〔鲛鱼〕即“鲨鱼”。
2、〔鲛人〕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人,其泪珠能变成珍珠。亦作“蛟人”。
3、〔鲛绡〕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
基本字义
女nǚ(ㄋㄩˇ)
1、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女。
2、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女rǔ(ㄖㄨˇ)
1、古同“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