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鼍
基本解释
词条:『蛟鼍』
拼音:jiāo tuó
注音:ㄐ一ㄠ ㄊㄨㄛˊ
解释: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古代诗词
元代.白朴.水调歌头 予既赋前篇:「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
唐代.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舟楫无根蒂,蛟鼍好为祟。」
唐代.韩愈.石鼓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唐代.韩愈.会合联句:「--孟郊马辞虎豹怒,舟出蛟鼍恐。」
宋代.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云涛石:「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基本字义
蛟jiāo(ㄐ一ㄠ)
1、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蛟龙得水。
2、指鼍、鳄之类的动物。
基本字义
鼍(鼉)tuó(ㄊㄨㄛˊ)
1、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