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腊
基本解释
词条:『戒腊』
拼音:jiè là
注音:ㄐ一ㄝˋ ㄌㄚˋㄒ一
解释:
1.亦作"戒蜡"。
2.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
古代诗词
宋代.孙惟信.失调名:「况戒腊、淳熙可考。」
宋代.李昴英.看僧披剃:「父认师传的,年推戒腊高。」
明代.林鸿.镡上送僧归衡山:「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
宋代.刘克庄.纵笔二首:「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
宋代.程少逸.月珠寺明月楼:「两旬来结僧房夏,赢得他年戒腊长。」
基本字义
戒jiè(ㄐ一ㄝˋ)
1、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2、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3、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4、准备:戒途。戒装。
5、古同“界”,界限。
基本字义
腊(臘)là(ㄌㄚˋ)
1、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姓。
其他字义
腊xī(ㄒ一)
1、干肉:“噬腊肉,遇毒。”
2、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皮肤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