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民
基本解释
词条:『静民』
拼音:jìng mín
注音:ㄐ一ㄥˋ ㄇ一ㄣˊ
解释:谓安定民心。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政静民无讼,刑行吏不欺。」
宋代.张祁.庐州诗:「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明代.何乔新.十楼怀古 其一 黄楼:「波恬浪静民安堵,共喜更生歌且舞。」
元代.郑元祐.寄云南萧总戎:「自参大政论国柄,载具清静民心甘。」
基本字义
静jìng(ㄐ一ㄥˋ)
1、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
2、没有声音: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
3、安详,闲雅:静心。静坐。
4、古同“净”,清洁。
5、姓。
基本字义
民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