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挛
基本解释
词条:『筋挛』
拼音:jīn luán
注音:ㄐ一ㄣ ㄌㄨㄢˊ
解释:中医病证名。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多由外感寒湿或血少津亏﹐经脉失于荣养所致。也叫痉挛。
古代诗词
唐代.元稹.望云骓马歌:「肉绽筋挛四蹄脱,七马死尽无马骑。」
明代.刘基.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县官趋迎入公廨,筋挛骨解肉半麻。」
宋代.梅尧臣.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宋代.梅尧臣.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宋代.叶适.周纯臣子去病淑慧而短折赋以哀之:「汝昔透胞强,冲风著筋挛。」
基本字义
筋jīn(ㄐ一ㄣ)
1、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筋疲力尽。
2、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
3、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暴露。
4、像筋的东西:钢筋。橡皮筋儿。
基本字义
挛(攣)luán(ㄌㄨㄢˊ)
1、手脚蜷曲不能伸开:痉挛。
2、互相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