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
基本解释
词条:『苹婆』
拼音:píng pó
注音:ㄆ一ㄥˊㄆㄥ ㄆㄛˊ
解释:梵语bimba音译。苹果。
古代诗词
宋代.丘葵.次欧阳少逸韵呈雪庭禅师:「苹婆影镂日华明,照见枝头果已成。」
清代.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
明代.王彦泓.云客堂中夜集 其二:「难甘茉莉为莲胜,暂署苹婆作荔奴。」
近现代.张伯驹.南歌子 其三 绿牡丹:「影映苹婆釉,光摇度母坛。」
基本字义
苹(蘋)píng(ㄆ一ㄥˊ)
1、〔苹果〕a.落叶乔木,开白花;b.这种植物的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味甜或略酸。
2、(蘋)
其他字义
苹pēng(ㄆㄥ)
1、〔苹萦〕回旋的样子,如“争湍苹苹,汨活澎濞”。
基本字义
婆pó(ㄆㄛˊ)
1、年老的妇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2、丈夫的母亲: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3、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婆。姨婆。外婆。
4、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婆娘。婆姨。
5、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收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