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披缁

基本解释

词条:『披缁』

拼音:pī zī

注音:ㄆ一 ㄗ

解释:出家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古代诗词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
唐代.齐己.夏日寓居寄友人:「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唐代.徐夤.山寺一作中寓居:「披缁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代.白玉蟾.泊头圆照堂:「脱白来求法,披缁去出家。」
宋代.刘克庄.溪庵十首:「涑水书仪非含玉,魏公治命欲披缁。」

近义词:落发

基本字义

pī(ㄆ一)

1、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2、穿戴:披挂。披甲。

3、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4、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基本字义

缁(緇)zī(ㄗ)

1、黑色:缁衣。缁帷。缁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缁黄(指和尚与道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肝胆披沥 带月披星 戴月披星 逞怪披奇 负芒披苇 沥胆披肝 烂若披锦 沥血披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