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鲵
基本解释
词条:『鲸鲵』
拼音:jīng ní
注音:ㄐ一ㄥ ㄋ一ˊ
解释: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2.比喻凶恶的敌人。
3.借指海盗。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唐代.白居易.折剑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唐代.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鲸鲵寻挂网,魑魅旋投荒。」
宋代.董颖.薄媚:「鼎沸鲸鲵。」
唐代.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誓当剪鲸鲵,永以竭驽骀。」
基本字义
鲸(鯨)jīng(ㄐ一ㄥ)
1、生长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鱼”):鲸吞。鲸鲵(即“鲸”,喻凶恶的人)。
基本字义
鲵(鯢)ní(ㄋ一ˊ)
1、〔大鲵〕两栖动物,身体长而扁,生在山溪中。肉鲜美可食。叫的声音像婴儿,所以俗称“娃娃鱼”。
2、〔小鲵〕两栖动物,体形与大鲵相似,但较小,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3、(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