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杖
基本解释
词条:『苴杖』
拼音:jū zhàng
注音:ㄐㄨㄔㄚˊ ㄓㄤˋ
解释:
1.古代居父丧时孝子所用的竹杖。
2.指父丧。
古代诗词
清代.陈维崧.将归留别练塘诸子:「都将苴杖泪,并作苦寒吟。」
明代.成鹫.挽黔阳吴芥舟明府 其十三:「佳儿去日口仍黄,苴杖扶来七尺强。」
清代.郭则沄.庚子诗鉴 其二:「白阳别教君应是,苴杖麻衣素练冠。」
清代.韩是升.哭兄:「苴杖行荒阡,攀号裂肺腑。」
基本字义
苴jū(ㄐㄨ)
1、大麻的雌株,开花后能结果实。
2、鞋里垫的草。
其他字义
苴chá(ㄔㄚˊ)
1、浮草,枯草:“如彼栖苴”。
基本字义
杖zhàng(ㄓㄤˋ)
1、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2、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3、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4、古同“仗”,恃,凭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