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萍
基本解释
词条:『韭萍』
拼音:jiǔ píng
注音:ㄐ一ㄡˇ ㄆ一ㄥˊ
解释:见"韭?"。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清生荔支:「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宋代.方回.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齏应韭萍。」
宋代.苏轼.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宋代.方回.五湖空蒙图:「江湖粗有莼可羹,何必石崇虀韭萍。」
宋代.吕本中.余病不能蔬食惧有五味口爽之责作诗自戒:「石郎爱惜韭萍齑,晋侯睥睨熊蹯熟。」
基本字义
韭jiǔ(ㄐ一ㄡˇ)
1、〔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扁,夏秋间开小白花;叶和花嫩时可食,种子可入药。简称“韭”,如“韭黄”。
基本字义
萍píng(ㄆ一ㄥˊ)
1、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萍泊。萍踪。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