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斿
基本解释
词条:『九斿』
拼音:jiǔ liú
注音:ㄐ一ㄡˇ ㄌ一ㄡˊ一ㄡˊ
解释:见"九旒"。
古代诗词
唐代.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南郊第四:「龙驾四牡,鸾旗九斿。」
两汉.无名氏.导引:「九斿七萃著声明。」
宋代.宋祁.禁中垂柳:「已随晓珮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
明代.刘基.僧道士蒋玉壶长歌:「参旗九斿茷纟昆縢,二八青蛾美目。」
宋代.宋祁.禁中垂柳:「已随晓佩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
基本字义
九jiǔ(ㄐ一ㄡˇ)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基本字义
斿liú(ㄌ一ㄡˊ)
1、古同“旒”:“建大常,十有二斿。”
其他字义
斿yóu(一ㄡˊ)
1、古同“游”,邀游,从容行走:“泛泛滇滇从高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