猬毛
基本解释
词条:『猬毛』
拼音:wèi máo
注音:ㄨㄟˋ ㄇㄠˊ
解释:刺猬的毛。亦以形容众多。
古代诗词
唐代.李颀.古意:「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
明代.徐贲.菜薖为永嘉余唐卿右司赋:「卓?鹰觜利,负蓑猬毛磔。」
宋代.杨致祥.双松联句:「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
基本字义
猬wèi(ㄨㄟˋ)
1、〔刺猬〕哺乳动物,身上长有硬刺,昼伏夜出,吃鼠、蛇、昆虫等,对农业有益。简称“猬”,如“猬集”(喻事情繁多,如刺猬的毛聚在一起)。
基本字义
毛máo(ㄇㄠˊ)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行动急躁:毛躁。
7、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货币贬值:钱毛了。
10、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姓。